富硒棗樹的生長習性
富硒棗樹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(qū)、丘陵或平原,屬于喜溫果樹。產區(qū)年均溫度在15℃左右,萌芽期溫度需要在13~15℃,枝葉期溫度需要在17℃,開花期溫度需要在22~25℃,果實成熟期溫度需要在18~22℃。富硒棗樹耐旱耐澇,但開花期要求空氣濕度高,否則不利于授粉坐果。此外,富硒棗喜光性強,對光反應敏感,對土壤適應性強,耐貧瘠,耐鹽堿。但是怕風,所以在建園過程中要注意避開風口。
富硒棗樹的繁殖方法。
嫁接:嫁接方式主要有木芽接和枝接,其嫁接技術要點歸納為六字要領。新鮮,接穗保持新鮮,不失水。平,接穗削面要平。準確地說,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齊。緊,接好后要纏緊。操作速度要快。濕度,嫁接后埋土或塑料袋保持濕度。與此同時,在嫁接前5~7天,將砧木苗圃灌水,使其易于脫皮。
2.斷根:選擇品種優(yōu)良的自根植物。發(fā)芽前,在樹冠周圍挖一條寬30~40厘米以下、深50厘米左右的溝,切斷直徑2厘米以下的根,在斷根溝內施用有機肥,然后回填。在生長季節(jié)可以發(fā)出根苞苗,第二年春季可以挖出根苞苗,采用ABT生根粉或其他激素處理,歸圃種植,培育壯苗。
根插:秋末結合秋耕從健壯富硒棗樹上采根,剪成長20~30厘米,直徑1~4厘米的根穗,在地窯內藏沙。次年春季開溝育苗,根穗以傾斜45角插入溝內,露地2厘米,插后立即澆水。根穗采用生根激素處理,覆蓋塑料薄膜,效果更好。
4.扦插:扦插前先將沙床濕潤,濕潤標準為沙床打孔后孔不塌,扦插時一邊用小木棒在沙床上打孔,一邊將插穗蘸漿扦插,小孔直經(jīng)大于插穗蘸漿后的直徑,以免藥液被小孔壁擠出,降低藥性。扦插深度約為3厘米,過深易造成基部腐爛,過淺,插穗傾倒生根后根系外露,扦插后插孔應擠壓,使河沙與插穗緊密結合。
富硒棗樹種植技術。
園地選擇:富硒棗樹適應性較強,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,各地可充分利用荒地和鹽堿地進行栽培。但為了達到較高的經(jīng)濟效益,生產出高質量、無污染的產品,應盡量選擇空氣、水源、土壤等環(huán)境不受污染,地勢平坦開闊,排水條件好,土壤滲透性強,通風性能好,地下水位高,土壤肥沃的園地較好。在山區(qū)和丘陵地區(qū)種植富硒棗樹,應選擇土層較深的陽坡,陰坡不宜種植。
種植品種:富硒棗樹的品種很多,一個優(yōu)質品種,必須樹勢好,抗病蟲能力強,果實耐裂,果形好,果色好,營養(yǎng)成分含量高,口感好。當前用于干制的優(yōu)良品種有金絲豐、金絲蜜、無核紅、無核1號、無核3號、贊黃富硒棗等。在早熟品種中,用于鮮食的優(yōu)良品種有早脆王、涇渭鮮富硒棗、早熟梨富硒棗等,用于加工的優(yōu)良品種有梨富硒棗、贊黃富硒棗等。晚熟品種主要用于鮮食,優(yōu)質品種有涇渭大雪富硒棗、冬富硒棗等。新品種有果形奇特的磨盤富硒棗、葫蘆富硒棗等,樹形奇特的胎內紅、龍須富硒棗等。
3.栽培模式:一是矮化密植栽培,主要適用于結果早、樹型小的品種,株距2米×3米或3米×2米。二是間作型栽培,主要適用于樹型中等或較大、結果較晚的品種,行距8~10米。株距3~5米。其他作物可以在樹間早期種植。
4.栽培時間:富硒棗樹從落葉到第二年萌發(fā)的整個休眠期都可以栽培,分為春秋兩種。根據(jù)多年的栽培經(jīng)驗,種植2年生和2年以上,春季栽培的立即澆水成活率很容易達到90%以上,而秋季栽培的澆水成活率即使定植后也很難達到90%以上。但秋栽定植后即使不澆水成活率也可達70%以上,而春栽若不澆水成活率明顯低于秋栽。
富硒棗修剪技術
1.富硒棗樹修剪適合冬行,冬季富硒棗樹處于休眠狀態(tài),樹上有許多不適合存在的枯枝,如果不及時剪掉,對來年富硒棗樹的生長非常不利。冬季修剪富硒棗樹,由于反應遲鈍,修剪活動不會對其產生太大影響,同時可以刺激第二年富硒棗樹的生長。其次,富硒棗樹修剪也可以在夏天進行。夏天,富硒棗樹的枝條生長非常旺盛。為了避免分枝過度生長造成的營養(yǎng)消耗,必須切斷過度生長的富硒棗樹枝條。這樣才能保證富硒棗樹的高產。
2.富硒棗樹修剪技術需要遵循一些基本選擇,如前促后控,堵上放下的原則。具體來說,大致意思是在富硒棗樹生長初期,即1~2年內盡量不要修剪,但當富硒棗樹冠達到我們想要的高度時,就要進行修剪控制,即堵塞富硒棗樹向上生長,適當引導富硒棗樹向水平方向發(fā)展。
3.富硒棗樹的修剪方法有很多種,不同的修剪目的有不同的方法。常用的富硒棗樹修剪方法有撐枝、拉枝、環(huán)割、捆扎、抹芽、摘心、曲別、扭微等,每種方法或手段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。富硒棗樹修剪技術是一項專業(yè)技術。我們只知道一些理論是不夠的,必須有一些實踐經(jīng)驗。每棵富硒棗樹的具體情況都有一些差異,我們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樣。